意大利2-1淘汰挪威的欧洲杯1/4决赛里,一个越位判罚让球迷吵翻了——挪威球员赫格贝格接球瞬间明显越位,主裁却给了点球,VAR检查后还维持原判。
比赛进行到第58分钟,挪威队左路发起进攻,2018年女足金球奖得主赫格贝格在中路包抄。 队友格雷厄姆-汉森起脚传中,赫格贝格高高跃起头球攻门,这时候镜头扫过她的脚——明显比倒数第二个防守球员(通常是中后卫)的脚更靠近球门线。
主裁判当时立刻指向点球点,还向一名意大利防守球员出示了黄牌。 赛后采访中,主裁解释:“我看到赫格贝格接球前,对方球员有拉拽动作,那次拉拽发生在传球瞬间,所以判罚点球。 ”但转播镜头反复回放显示,赫格贝格触球前一秒,身体重心已经越过防守球员的脚尖,属于明显的越位位置。
这次判罚VAR也介入了,但最终维持原判。 据了解,本届女足欧洲杯启用了半自动越位系统(SAOT),通过10台高速摄像机和智能球追踪技术辅助判罚。 不过,SAOT主要针对的是“越位与否”的绝对判断,而这次争议点在于“犯规是否发生在传球前”,这属于裁判对比赛情况的实时判断,技术系统暂时无法覆盖这部分。
赫格贝格主罚点球时,推射方向偏右,意大利门将判断准确将球扑出。 之后挪威还有机会,她在第75分钟单刀破门扳平比分,但最终意大利凭借吉雷利的进球锁定胜局,历史上首次晋级欧洲杯四强。
福克斯体育解说员赛后表示:“从慢镜头看,赫格贝格接球时确实越位了半个身位,但裁判可能认为犯规动作先于传球发生,所以判点球合理。 不过VAR没介入,还是让球迷有点疑惑。 ”社交媒体上,有球迷晒出越位示意图:“传球瞬间,赫格贝格的脚尖已经超过了防守球员的脚跟,这应该是明显的越位。 ”也有支持裁判的声音:“足球比赛不能只看越位,防守方的拉拽动作同样需要惩罚,否则进攻球员太吃亏了。 ”
挪威队在常规时间最后阶段获得角球机会,中后卫吉雷利头球攻门被意大利门将托出横梁,错失了再次领先的良机。 意大利则在第82分钟由吉雷利接队友直塞球低射破门,打入全场唯一进球,彻底锁定胜局。
这场比赛结束后,挪威主帅在新闻发布会上没有直接回应判罚问题,只是说:“我们尊重裁判的决定,但球员们在场上拼尽了全力。 ”意大利主帅则表示:“这场胜利来之不易,球员们的防守和组织非常出色,特别是吉雷利的关键进球,展现了她的个人能力。 ”
社交媒体平台上,关于这次判罚的讨论持续升温。 有球迷翻出数据:本赛季女足欧洲杯前四分之一决赛中,VAR介入判罚的案例共有7次,其中维持原判的有5次,改判的有2次。 但也有网友指出,这届赛事启用SAOT后,越位判罚的平均耗时从过去的4分12秒缩短到1分35秒,但像这种“传球前犯规”的争议判罚,技术系统暂时无法提供更详细的参考依据。
现在再看比赛录像,赫格贝格在点球主罚前的跑位依然积极,她在禁区内的跑动覆盖了从左路到中路的大片区域,这也是挪威队进攻的主要发起点。 但这次越位判罚,确实成为了比赛的转折点之一——如果点球没判,挪威可能带着0-0的比分进入下半场,比赛走势或许会完全不同。
意大利队的防守在这场比赛中表现出色,尤其是中后卫组合,全场完成了12次成功拦截和7次抢断,限制了挪威队的核心球员赫格贝格的发挥。 吉雷利的进球不仅帮助球队锁定胜局,也让她的赛季进球数达到了15个,成为本届赛事目前的最佳射手候选。
挪威队的进攻数据同样亮眼,全场射门18次,其中7次射正,赫格贝格一人就贡献了4次射门,是球队最有威胁的攻击点。 但这次争议判罚,让她的心态受到了一定影响——点球偏出后,她的跑动速度明显下降,直到第75分钟才重新找回了比赛节奏。
比赛结束后,现场观众的反应也很有趣。 意大利球迷欢呼着冲入场内庆祝,而挪威球迷则大多坐在座位上,久久不愿离场。 有位挪威老球迷在接受采访时说:“我们踢得很努力,但裁判的那个判罚确实让我们失去了优势。 不过这就是足球,有时候运气也很重要。 ”
现在,关于这次判罚的讨论还在继续。 有人认为VAR应该更主动地介入这种“灰色地带”的判罚,也有人觉得裁判的现场判断同样重要。 不管怎样,这场比赛因为这个争议点球,注定会成为女足欧洲杯历史上的一段经典回忆。
夏季图文激励计划